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数字经济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2019年11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意见》中强调要积极推动市场供给,加快金融业改革进程,努力提高市场活力。这一文件出台表明金融行业加强风险监管和创新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提高金融行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显得格外迫切。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结合新时代专业发展的需求,以课程思政建设为抓手,重点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同时兼顾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培育,将崇高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数字经济发展背景及特征

数字经济的发展背景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要素组合形态,对于社会生产、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产出占GDP总值的38.6%。伴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5G技术等的日益成熟,数字经济依托信息及网络媒介,通过数据分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生产力水平,加速了我国经济整体高质量发展。2020年初,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使得世界经济受到严重影响。数字技术的应用使得病毒传播方式分析、病学调查以及资源分配等问题得到迅速解决。此外,数字技术也不断渗透到各行各业,通过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实现传统行业的创新发展,最终创造出数字贸易的新业态,为疫后市场经济的全面恢复提供了有力保障。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同各产业的融合,加强数字技术的运用,实现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双向发展。各行业要积极利用数据化资源,培育出新产品、新模式、新技术以及新业态,进一步加快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让数字经济为经济发展赋能。

(二)数字经济的特征

1.科技助力

数字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利用网络信息底层技术和硬件设备,助力传统行业的改革与发展,不断拓宽传统行业的发展领域和途径,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激发行业的新智能。例如商业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商业营销的整个体系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各企业开始展开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模式,获得全方位的销售渠道,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服务体验。与此同时,企业借助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对消费者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从而实现精准营销,进一步扩展市场边界,为客户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服务与产品。最后数字媒体的应用使得信息咨询更加便捷,最大程度提高市场运营的效率。

2.普惠发展

数字经济蕴含的数字信息资源具有低准入和低成本的特点,这使得经济市场的不同参与者获得平等的机会。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借助互联网挖掘市场潜在机遇,改变自身低收入发展现状的同时进一步缩短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数字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改变了人民大众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得人人都可以成为数据的贡献者和享受者。数字经济“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能够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数字经济在产品设计、生产、服务、营销、宣传等环节融入了针对性、差异性、创新性的多样性的发展理念,不仅关注产品服务本身,更关注消费者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3.开放共享

数字经济通过合作平台的构建实现不同资源的共享和重复利用。互联网企业会利用其规模优势打造海量数据共享平台,以实现成本分摊,打造规模经济效应。各行各业的参与主体会通过提升信息技术的方式,充分借助社交媒介打造信息共享平台,以一种全新的市场关系来实现共享经济的发展。数字经济还可以借助数据分析来打通产业链的上下之间的关系,最大程度实现消费和产业领域的数据互联,从而形成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效应。一方面数字经济要借助技术优势实现一、二、三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从而打造出跨界融合的产业生态链。另一方面,数据经济要加速行业内部的数据开放和循环,从而为行业整体发展提速。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的育人性质和特点

国际经济与贸易类专业课程重点是培养跨境商务活动的人才,该类专业课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经济贸易类的专业知识,还能够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更重要的还是具备铸魂育人的思想引领功能。

(一)课程的育人属性

现阶段该类专业课程是采用双语教学的方式,课程包括理论和实践教学两部分,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使学生在世界经济与贸易交往过程中能够彰显我国形象,推动国际贸易良好合作。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该类专业课程还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和科学精神,使学生能够为实现中华伟大复兴梦而奋斗。课程思政应包含思政课程在内所有课程都要守好责任田,以形成协同效应。由于国际经济与贸易类专业包含了多门课程,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合作形式,各类课程应该充分挖掘自身的思政元素,共同对学生实施思政影响。该类专业课程是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来探究世界经济发展秩序,对改革开放的发展策略、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方针、国际贸易发展影响因素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探析。这使得该类专业课程本身具备思政引领的独特功能,能够帮助学生筑牢思想理念。一方面该类专业课程蕴含大量的贸易理论和案例,这些内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唤醒学生的时代责任意识。另一方面该类专业课程对世界贸易形势分析及有关贸易条例、法规的解读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制造”和“中国智造”背后的故事,使学生更加认同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

课程的育人特点

1.拓宽视野,帮助学生形成全球格局

该类专业课程的学要求学生要具备开放的国际视野,能够依据专业理论知识对世界贸易秩序做出理性判断,对国家经济发展趋势做出理性判断。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经济与贸易也出现了新的变化。这要求教师能够结合时代特点和经济变化对学生展开针对性教学。教师通过讲解工业价值链和社会分工,帮助学生理解世界交流合作的重要性。教师要积极利用各国贸易发展的数据,通过对比和分析帮助学生看清世界贸易发展的趋势和走向,从而认识到我国和西方贸易的发展优劣。由此可见,通过专业课程的内容教学能够引导学生放眼世界,展望全球贸易,从而形成全球经济发展格局。

2.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该类专业课程蕴含很多经济学原理、西方哲学思想等课程。教学内容包括经济政策、发展背景、经济发展趋势及思想文化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掌握中西方文化思想的特点,积极思考国际贸易问题。该类专业课程教学应结合时代发展特点和经济发展形势,重新整合教学内容。课堂专业理论知识不应该仅仅是对新旧古典贸易理论、现代贸易理论或西方经济学理论进行讲解,应该融入全球发展、人类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等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产生中西方思想和文化的交流,使学生能够运用贸易理论知识来分析当前世界贸易市场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通过项目教学或任务驱动的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数字经济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对策

整合教学内容,丰富思政元素

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数据资源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要素。面对市场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应该进行客观调整。由于该类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借助多元化的教学资源,不断拓展教学思路,利用延伸资源推进专业课程内容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使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和品德教育能够有机融合,使学生能够深刻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背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经验中增强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课程思政全面推进的过程中,教师既要注重思政元素和专业知识的衔接,又要实现理论与实际结合。教师要结合行业发展趋势,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从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方向。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起团结合作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更有利于学生掌握专业学内容,促进学成果转化。

依托互联网,开展信息化教学

学校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积极打造各门在线课程。教师要本着立德树人的宗旨,课前将思政元素的教学课件、案例、音频等上传到在线学平台,方便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自主学。课中教师要结合典型的专业案例与学生展开积极讨论,实现学生对专业内容的主动挖掘。课后教师则可以借助学平台的人工智能技术,及时掌握学生的学进度和学反馈。此外,该类专业课程教学还应该利用数据平台的资源,提高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因为市场经济跟数据有着密切的关系,数据信息对行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该类课程的教学要借助大数据工具和资源,为学生提供最新的学素材。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数据搜索的方式,要求学生定期或不定期地浏览、总结国内外经济热点,通过课堂分享的方式培养学生对经济时事的敏感度和作为金融从业者的职业素养。

丰富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热情

理论课程的学本身非常乏味,加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的内容比较难懂,这样使得学生很难长期保持较高的学热情。为此教师要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想活跃的特性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丰富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热情。

结束语

国际金融的发展使得我国经济也面临着重大变革。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作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排头兵,在提高自身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的过程中,更应注重自身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以浓厚的爱国情怀、专业的职业素养以及高尚的道德水平投入我国市场经济建设和贸易发展,为国家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作者:张春玲,宜春学院)

课题基金:学校教改课题(YCUJG-2022-09)“数字经济背景下基于STEAM理念的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以《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为例”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admin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