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是城市文明水平的重要体现,垃圾处理是城市安全运行的刚性需求。垃圾分类和处理“看似小事情,实则大文明”,长久以来,黄埔区新龙镇一直在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上持续发力,总结前期经验,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思维,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持续深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完善治理机制,提高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能力,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采取党建引领、制度保障、设施跟上、全镇覆盖等方法,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加强科学管理,推行绿色发展。坚持源头减量,因地制宜,配置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建立生活垃圾投放管理制度,强化源头管理和资源化利用,规范场所规划和设施建设,大力推动环卫装备标准化、智能化改造和提升,推动环卫行业向科技智慧型转型升级,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持系统观念,在强化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的同时,打通后续收运、利用、处理等各个环节,加强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全过程精细化管理,稳步推进“户投放、村收集、镇街转运、区处理”收运处理体系建设。
垃圾需要分类,管理需要细化,建立常态化检查评估机制,每月对辖内各村/社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检查评估,采取查阅台账资料、实地检查等方式,查看机制体制、组织管理、宣传培训、分类收运、资源化利用、设施配置、日常监督等生活垃圾分类台账记录情况,定期通报、反馈检查评估结果。重在发现亮点和问题,意在督促落实和提高,督促相关单位对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评估评分细则,以“补短板、强弱项、固实效”为着力点,发挥党建示范带头引领作用,落实常态化督导宣传,加强生活垃圾分类精准投放监管力度,规范分类标准、收运秩序,多措并举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稳步开展。
推动居民群众的习惯养成,贵在持之以恒,持续在培养分类意识、养成分类习惯上下“绣花功夫”,努力提高生活垃圾分类的覆盖范围,开展广泛的教育引导工作,普及垃圾分类知识,鼓励全民参与,让居民认识到实行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低碳、健康、环保的生活理念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通过有效的督促引导,让更多人行动起来,一起来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一起来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新龙镇垃圾分类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开展分类质量提升、设施配置改造、部门协同共治和文明习惯养成,进一步加强智能化监管、系统化治理、资源化利用,加强引导、因地制宜、持续推进,把工作做细做实,持之以恒抓下去,推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持续深入开展、提质增效转型,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
撰写:王莹 通讯员:梁斌